高原舞者 如約而至
又是一年遷徙季,又是一年觀鶴時。為了繁殖和越冬,候鳥黑頸鶴每年都會進行兩次遷徙。黑頸鶴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藏語為“沖沖”,被藏族人民譽為“吉祥鳥”。每年入冬,成群的黑頸鶴從藏北遷徙至拉薩河及雅魯藏布江流域等地越冬,次年3月中旬北上繁殖。目前,已進入越冬季,成群結(jié)隊的黑頸鶴已在拉薩市林周縣境內(nèi)如期赴約。
在西藏,黑頸鶴從繁殖地色林措到越冬地,有兩條線路,一條向東南抵達拉薩,另一條向西南到達日喀則,而這兩個方向所在地便是我們所說的雅魯藏布江中游河谷,也是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包括三大塊——“一江兩河”,即雅魯藏布江及其支流拉薩河、年楚河,黑頸鶴的越冬生活便是圍繞它們展開的。
清晨,林周縣虎頭山水庫格外清凈迷人,當?shù)谝豢|陽光灑向水庫,水面波光粼粼,成群黑頸鶴在河邊“伸懶腰”擺動翅膀。記者在林周縣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看到,成群的黑頸鶴或翩翩起舞、或引吭高歌,這些“高原舞者”在這里愜意地越冬。
虎頭山水庫里鶴群正在河邊梳理羽毛,姿態(tài)十分優(yōu)雅。不一會兒,開始成群飛走,我們跟隨鶴群來到了附近村莊,蹁躚的鶴群,蒼黃的野草,清澈的湖泊,壯美的日出,散漫的牛羊,獨特的藏式民居,裊裊的炊煙……當下,林周縣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進入了觀鶴拍鶴的最佳時節(jié)。
58歲的旦增是拉薩林周縣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巡護員,其職責是保護黑頸鶴安全過冬。比候鳥們稍晚,旦增每天天亮后起床,此時黑頸鶴已陸續(xù)飛抵他家外的田間,或俯身覓食、或曲頸長鳴。旦增從事野生動物保護工作近8年了,每年黑頸鶴越冬是他最忙也最操心的時候。不僅要負責投喂,每天還要去巡護?!懊刻煜挛?點左右,田里的家畜陸續(xù)回家,我就開始投食,等到第二天早上八九點的時候鶴群開始飛到這兒覓食。越冬的鶴群一年比一年多了。”旦增說。
遠遠望去,只見高頸長腿的黑頸鶴一邊覓食、一邊梳理羽毛,悠然自得。如果耐心一點在田間蹲守,不時還可以看到成群的黑頸鶴飛翔于冬日的藍天下,姿態(tài)優(yōu)美地盤旋,尋找合適的田間落下。旦增說,它們要覓食至傍晚時分,才成群結(jié)隊飛回虎頭山水庫。
版權(quán)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quán)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ān)法律責任。
-
第四屆拉薩火鍋美食節(jié)開啟品鑒之旅 帶你暢享不一樣的麻辣鮮香
11月23日,2020拉薩第四屆火鍋美食節(jié)品鑒團開啟探訪之旅,帶你親身感受不一樣的麻辣鮮香。[詳細] -
西藏拉薩市林周縣全面納入縣、鄉(xiāng)、村三級河長制管理
自2017年推行河長制以來,該縣全面納入了縣、鄉(xiāng)、村三級河長制管理,經(jīng)過積極推行,林周縣河道、水庫環(huán)境得到了明顯改善。[詳細] -
西藏自治區(qū)藏劇團成立60周年藏戲音樂會在拉薩舉行
11月25日下午,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藏戲藝術(shù)中心劇場迎來了藏劇團“60歲”生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