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杜蘇芮”即將登陸 國新辦的這場發(fā)布會給出應對方案
央廣網北京7月25日消息(記者王晶)據(jù)氣象部門預測,今年我國可能有強臺風登陸,臺風北上可能性大,防臺風形勢復雜嚴峻。今天(25日)上午,國新辦舉行防汛抗旱工作情況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應急管理部防汛抗旱司司長陳敏表示,為做好今年臺風的防御工作,國家防總辦公室、應急管理部強化風險排查和安全管控,加強城市內澇風險隱患清單管理,強化低洼易澇區(qū)的地下空間以及下沉式立交橋、隧道等薄弱環(huán)節(jié)的防守管理,督促臺風影響的重點市縣及時地采取停課、停工、停業(yè)、停運、停止戶外集體活動等相關措施。
國新辦舉行防汛抗旱工作情況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
臺風“杜蘇芮”登陸后可能深入內陸北上影響東部地區(qū)
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負責人王亞偉在發(fā)布會上表示,第5號臺風“杜蘇芮”登陸后可能深入內陸北上給我國東部地區(qū)帶來較大影響,建議提前做好防臺準備,加強中小河流、洪水、地質災害、城市內澇以及大風災害的防范。
王亞偉介紹,臺風“杜蘇芮”將于28日前后在福建中部到廣東東部一帶沿海登陸。受其影響,臺灣島、浙江東部、福建、廣東東部、江西東部和南部將先后出現(xiàn)大到暴雨,臺灣東部和南部、福建中南部、浙江東部沿海等部分地區(qū)將有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
據(jù)中央氣象臺消息,今年第5號臺風“杜蘇芮”(DOKSURI)已于24日晚上由強臺風級加強為超強臺風級,預計27日移入南海東北部,隨后向福建中部到廣東東部一帶沿??拷?。7月25日6時,中央氣象臺發(fā)布臺風黃色預警,中國氣象局9時啟動Ⅲ級應急響應。
王亞偉介紹,今年入汛以來,全國平均降雨量288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了10.6%,但是極端性、局地性特點比較突出。全國共出現(xiàn)20次強降雨過程,有16個國家氣象站日降水量突破歷史極值。6月以來,華北地區(qū)出現(xiàn)了5輪極端高溫事件,有26個國家氣象站日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特別是京津冀和新疆4個?。▍^(qū)、市)經歷了最為炎熱的6月。
預計到7月底之前,降雨帶主要位于天津、河北東部、遼寧南部、山東、江蘇南部、福建、廣東北部、四川、重慶、云南等地。在氣溫方面,新疆盆地地區(qū)、甘肅西部、內蒙古西部高溫天氣仍將持續(xù),最高氣溫一般有35-38度,局地可能超過40度。預計8月份,華北北部和東北大部地區(qū)、廣西南部、海南、四川西部、云南等地降水偏多2-5成。浙江南部、福建大部、江西大部、新疆北部等地降水偏少2-5成。
在氣溫方面,8月份我國大部地區(qū)氣溫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其中,內蒙古西北部、江蘇南部、浙江、安徽南部、江西、湖北、湖南、福建、甘肅西北部、新疆北部等地偏高1-2度。在臺風方面,8月份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將有4-6個熱帶氣旋生成,其中2-3個熱帶氣旋將登陸或影響我國,路徑主要以西行和西北行為主,主要影響華東和華南沿海地區(qū)。
2023年7月24日,浙江臺州,避風漁船??吭谟癍h(huán)市大麥嶼二級漁港。
防臺風形勢嚴峻重點地區(qū)應及時停課停工
近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研究防汛抗旱工作。7月25日,在國新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應急管理部副部長、水利部副部長王道席介紹,當前全國已進入“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目前全國防汛抗旱形勢總體平穩(wěn)。全國降水總體偏少,空間分布差異較大。今年以來全國平均降水量323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1成多。
此外,陳敏表示,加強風險排查和安全管控也是防御臺風的重點工作。國家防總辦公室、應急管理部組織各級各部門深入開展水庫、海堤的隱患排查整改,摸清山洪、地質災害風險區(qū)以及隱患點等危險區(qū)域受威脅的人員。加強鐵皮屋、老舊危房、在建工地安全檢查,加強城市內澇風險隱患清單管理,強化低洼易澇區(qū)的地下空間以及下沉式立交橋、隧道等薄弱環(huán)節(jié)的防守管理,督促臺風影響的重點市縣及時地采取停課、停工、停業(yè)、停運、停止戶外集體活動等“五?!贝胧?。
自然資源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即將到來的“杜蘇芮”臺風預計在福建、廣東沿海登陸,臺風影響期間雨量大、風力強。今天(25日)上午,自然資源部已經啟動了地質災害防御Ⅲ級響應,向相關省份派出了工作組。提醒相關省份做好應急準備。
陳敏還介紹了直達基層責任人的臨災預警“叫應”機制,解決預警落地“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每次強降雨過程前,國家防總發(fā)出提示信息,提醒做好防御應對,根據(jù)汛旱災情及時派出國家防總工作組、專家組赴地方協(xié)助指導。同時,商財政部下達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會同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調運中央防汛抗旱物資,指導地方開展防汛抗旱防臺風工作。”陳敏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