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雨生百谷
新華社北京4月19日電 4月20日,是春天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谷雨。
“雨頻霜斷氣清和,柳綠茶香燕弄梭。布谷啼播春暮日,栽插種管事諸多?!?/p>
人間四月天,春色正當時。谷雨時節(jié),有涼風,但寒已消;有溫度,但熱未至。
在漸暖的日光里,秧苗初插、作物新種。雨生百谷,一片繁華撲面而來。
春從此別,夏將至
“清明斷雪,谷雨斷霜?!惫扔暌馕吨碧鞖饩痛嘶窘Y束。谷雨時節(jié),楊花飛舞,柳絮飄揚,牡丹吐蕊,櫻桃紅熟。時至暮春,姹紫嫣紅早已開遍,人間錦繡盡收眼底。
“一候萍始生,二候鳴鳩拂其羽,三候戴勝降于桑?!惫糯袊鴮⒐扔攴譃槿?,意思就是說谷雨時節(jié),因降雨量增多,水面的浮萍開始生長,接著布谷鳥振翅飛翔,開始提醒人們播種,然后就要在桑樹上開始見到戴勝鳥了。
春雨綿綿是谷雨最主要的特點,但為什么常說“春雨貴如油”?中國是東亞季風氣候,雨熱同期,降雨多集中在夏秋兩季。事實上,谷雨時節(jié)我國大體上只有華南地區(qū)開始進入雨季。6月,雨帶轉到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此時的雨會下個沒完沒了,俗稱“梅雨”;7月,華北進入雨季。盡管如此,比起立春、驚蟄、清明這前幾個節(jié)氣,谷雨時節(jié)的雨水還是很快多起來了。
中央氣象臺預計,4月19日8時至20日8時,從東北到甘肅南部、寧夏南部,一路向南到湖南、江西、浙江、云南、廣西、廣東、福建、海南等地部分地區(qū)都有小雨,部分地區(qū)還有中雨,應了谷雨節(jié)氣的景。
時至今日,二十四節(jié)氣依然是現(xiàn)代生活重要坐標,對當前生產生活還在發(fā)揮基礎指導作用。
雨生百谷,勞作忙
谷雨將谷和雨聯(lián)系起來,反映了“谷雨”的農業(yè)氣候意義。谷雨節(jié)氣后,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是播種移苗、種瓜點豆的好時節(jié)。
這個時候,北方的小麥返青后開始拔節(jié)、孕穗、抽穗、開花、灌漿,直至6月漸次成熟。小麥對水分的需求巨大,每生產1公斤小麥約需1公斤至1.2公斤水,眼下正是小麥最需要水的時候,如果缺水會嚴重減產、無法補救。
即使在南方水稻產區(qū),此刻也是在水田里插秧的季節(jié)了。沒有水,農民們將無從著手。小麥、稻米都是谷物,古人很早就認為“雨生百谷”,這一時期的雨水被稱為“谷雨”,真是再貼切不過了。
今年的這個春天里各地抗疫不誤農時,春耕生產有序推進。
在近日實現(xiàn)疫情防控社會面清零的吉林省,春耕迎來高峰期,各地推動農民返鄉(xiāng)、農資下擺、農機檢修,幫農民破解備春耕堵點,力爭在正常年景下糧食產量穩(wěn)定在800億斤以上。
在湖南省汨羅江畔,插秧機往來穿梭,農民在田間忙碌,一派熱火朝天的春耕場景。汨羅市疫情防控、春耕生產“兩手抓”,目前早稻集中育秧27.77萬畝,落實早稻面積34.86萬畝,超額完成目標任務;
……
中國農業(yè)生產資料集團公司根據(jù)今年農資市場價格變化情況,將適時投放農資儲備,維護市場穩(wěn)定,保障農業(yè)生產安全和農民利益,預計春耕期間將供應化肥近1100萬噸,農藥近20萬噸,確保農資不斷檔、不脫銷。
千年智慧,映今朝
我國南方很多地方有谷雨采茶的習俗。茶農們認為這一天采摘的“谷雨茶”是茶中的上品,一般都留著自己喝或是用來招待客人。
好山好水出好茶。隨著這幾年我國不斷推進生態(tài)文明建設,減少化肥、農藥使用,茶葉生產更“綠色”、更“生態(tài)”,走向高質量發(fā)展。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如今,多地茶產業(yè)成為鞏固拓展脫貧成果銜接推進鄉(xiāng)村振興的重要支撐。
中國茶葉流通協(xié)會會長王慶說,近年來我國茶葉產業(yè)無論在茶園種植、茶葉生產還是茶葉消費環(huán)節(jié)都取得了飛速發(fā)展,產業(yè)鏈條趨于完善。2021年全國茶葉產量首次突破300萬噸。
中國是茶葉的故鄉(xiāng),如今茶成為世界性飲料?!岸墓?jié)氣”也在2016年獲批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國千年智慧依然滋養(yǎng)著現(xiàn)代人類社會。
谷雨節(jié)氣當天也是聯(lián)合國中文日。聯(lián)合國中文日為何要定在谷雨呢?據(jù)傳說,軒轅黃帝的史官倉頡創(chuàng)造出了中國最原始的象形文字;上蒼因倉頡造字而感動,為其降下一場谷子雨,這就是“谷雨”的由來。這一天定為聯(lián)合國中文日,是為了紀念傳說中“中華文字始祖”倉頡造字的貢獻。
千年智慧照進現(xiàn)實,當下的奮斗成就美好未來。
春光正好,珍惜當下,堅定前行,擁抱未來?! ?/p>
?。ㄓ浾吆钛╈o)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