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總統博魯阿爾特于6月25日至29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兩國元首見證簽署經貿合作、數字經濟等領域多項雙邊合作文件。專家表示,在兩國元首戰(zhàn)略引領下,中秘經貿合作取得豐碩成果,還將進一步“擴容”“提質”“增效”。
雙邊貿易“擴容”
博魯阿爾特訪華期間,中秘自由貿易協定升級談判宣布實質性完成。該談判于2018年底啟動,涵蓋海關程序與貿易便利化、服務貿易、投資、電子商務等領域。
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副所長岳云霞表示,自貿協定根據中秘合作特點進行了更新和擴容,競爭政策、全球供應鏈和環(huán)境等新議題的納入,更能體現當前全球貿易投資領域的新興規(guī)則,將有力保障中秘經貿合作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馬馬尼大叔在上海進博會“溫暖駝”品牌展臺內向一名參觀者展示剛制作完成的羊駝玩偶(2023年11月5日攝)。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實際上,于2010年正式生效實施的中秘自由貿易協定多年來惠及大批企業(yè)與商品,持續(xù)提升兩國間貿易的便利度和開放度。中國已經連續(xù)10年成為秘魯最大貿易伙伴和最大出口市場。
一批中小企業(yè)因此迎來發(fā)展機遇,制作銷售秘魯羊駝毛絨玩偶的品牌“溫暖駝”就是受益者之一。創(chuàng)始人馬玉霞表示,免稅政策涵蓋了企業(yè)所有產品,近年來通關流程也越發(fā)順暢,從港口到倉庫的通關時間已經從五天縮短至兩天。
中秘自貿協定生效后,農產品成為雙邊經貿合作亮點。秘魯的藍莓、葡萄、牛油果等特色農產品日益受到中國消費者歡迎。秘魯官方數據顯示,中秘自貿協定生效14年來,秘魯對華農產品出口貿易額增長了18倍。
秘魯農產品企業(yè)Agrovision Peru藍莓銷售總監(jiān)亞歷杭德羅·桑韋扎在接受秘魯媒體采訪時表示,在華銷量占企業(yè)藍莓供應量的35%至40%。中國消費市場廣闊,能為企業(yè)帶來更多利潤,值得深耕合作。
投資合作“提質”
在華參訪期間,博魯阿爾特頻頻點贊中國的快速發(fā)展和科技進步,表達出加強雙邊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綠色能源等新興領域合作的意愿。
“博魯阿爾特此行與中國新能源汽車、通訊技術等企業(yè)達成合作意向,這些領域與秘魯民生工程息息相關,將為秘魯經濟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帶來積極影響?!痹涝葡颊f,中秘合作正在從傳統領域向高新技術拓展,合作層次不斷上升。
清華大學拉美中心主任陳濤濤表示,中國是秘魯的主要投資來源國之一,隨著中國企業(yè)國際投資能力提升,更多投資項目在秘魯落地,也為今后加強高科技領域合作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這是6月21日在秘魯錢凱港拍攝的碼頭操作區(qū)(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李木子 攝
今年10月,由中企控股和投資開發(fā)的錢凱港有望具備試運營條件,建成后將成為拉美地區(qū)連通亞洲的海上新樞紐?!皬腻X凱到上?!钡暮I现焙骄€路成為近期中秘企業(yè)關注的焦點。
“目前秘魯和上海之間還沒有散貨直航,新港口開通后,預計產品的運輸時間將縮短近一半,成本也將降低20%至30%?!瘪R玉霞說。
今年,多個中秘共建“一帶一路”項目取得重要進展。馬丘比丘公路隧道、能源電力合作等惠民工程,將切實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fā)展。
岳云霞表示,以錢凱港為代表,中方投資承建的標志性基礎設施項目能夠增強秘魯區(qū)域連通性,提升拉美地區(qū)物流效率,為當地創(chuàng)造大批就業(yè)機會,達到帶動經濟增長的效果。
機制交流“增效”
博魯阿爾特訪華期間,中秘簽署了有關建立經濟合作戰(zhàn)略對話機制諒解備忘錄等一系列合作文件,進一步保障雙邊合作效率提升。
陳濤濤指出,中國和秘魯相隔萬里,制度、文化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溝通是合作的前提?!皩υ挋C制能夠為兩國理解彼此的發(fā)展需求搭建平臺,深化雙方的認知與信任,挖掘更具潛力的合作領域,同時在互信基礎上共同探討合理高效的爭端解決機制?!?/p>
這是6月19日拍攝的米斯蒂火山腳下的秘魯城市阿雷基帕(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李木子 攝
兩國合作已達成多項共識。2019年,中秘兩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2023年,中秘迎來建立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10周年。
“只有雙方共商共建,才能共享?!标悵凉J為,這次出訪有助于中秘雙方搭建更加有效、友好的投資和營商平臺。
中國和秘魯都是環(huán)太平洋重要新興市場國家和“全球南方”重要成員。博魯阿爾特在訪華期間表示,希望秘魯與中國的合作可以成為其他拉丁美洲國家與中國合作的榜樣。
今年,秘魯將舉辦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岳云霞指出,中秘支持在APEC框架下的合作,多邊主義是兩國共識,有助于加速推進區(qū)域經濟一體化、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