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爆米花(隨筆)
鄉(xiāng)下老家過年的美食,千滋百味。蒸饅頭,打年糕,切米糖,鹵鳳爪……食材豐富多樣,制作方法各異。一道道散發(fā)著田園氣息和家鄉(xiāng)味道的美食,充盈著過年的喜慶,慰藉著游子的鄉(xiāng)愁。
美食琳瑯,獨有一種是爆出來的美味,那便是爆米花。小時候,每到年關,村里總會出現一位爆米花師傅,衣著大多是青灰色?!氨谆▎谆ā备呖壕d長的吆喝聲飄蕩在村頭巷尾,孩子們立即閃身探頭,拉著母親的衣角,欲言又止的樣子,眼里滿是渴望與期待。
“曉得了,這就去爆!”母親懂我們的心思,趕忙停下手上的活計,起身找來面盆,用青花大碗從陶缸里舀一碗玉米,上面放幾塊曬干的年糕片,然后領著我和弟弟妹妹向爆響傳來的方向奔去。
村莊曬場上,爆米花機仿佛一塊磁鐵,把村里的小孩都吸引過來了。隨著一起來的,還有手里提著大米、糯米、玉米等食物的家長,場地周圍密密麻麻站滿了人。
爆米花師傅神情悠然地坐在小板凳上,左手拉著木制風箱,右手慢悠悠旋轉著機子。圓墩墩、黑黝黝狀如橄欖的爆米花機,在紅紅的火苗上勻速地翻轉。師傅不時察看機器上那個圓圓的壓力表,心思跟著那紅色指針在跳動。
五六分鐘后,看到壓力表的指針越過指示線時,師傅站起身來,手握扳手,把鍋口對準一個長長的大大的布袋。這時候,圍觀的人就知道要“放炮”了,不約而同地捂上耳朵,膽小的女孩子更是趕緊躲得遠遠的。
“嘭”的一聲爆響,一股白煙彌漫開來,米花誘人的香氣傾瀉而出,金燦燦的玉米粒轉眼間變化成一朵朵美麗芬芳的小白花。師傅捏著大布袋的后角,把米花倒進面盆里。孩子們一哄而上,去搶散落在面盆周圍的米花。他們把蓬蓬松松的米花放入嘴里,輕輕咬碎后,用舌尖摩挲,品咂其中的香甜,歡樂的笑聲頓時在爆米花機旁響起。
去年,在浙江省磐安縣舉辦的慶祝農民豐收節(jié)活動現場,我又看到久違三十多年的爆米花。我伸手抓了一把塞進嘴里,那一瞬間,童年的快樂在心底泛起。一看四周,那么多人和我一樣,盡情嗅著空氣中的米花香味兒,不停品嘗著爆米花——那是在回味童年的樂趣,也是在享受豐收的喜悅。
這位爆米花師傅名叫張加其,早年家里窮,從二十多歲開始,就走村串巷爆米花。過去走到哪里都有生意,逢年過節(jié)賺點加工費補貼家用,還算是不錯的行當?,F在呢,各種食品小吃林林總總,競爭太大,生意因此變得清淡。只有在結婚、喬遷等喜事發(fā)果子時,主人家才會爆上一些爆米花,混著糖果、花生分給賓朋鄉(xiāng)鄰。
算起來,張師傅做爆米花也有四十多年了。雖說已在城里小區(qū)當了保安,但他一直未曾放棄老本行。如果空閑時接到加工業(yè)務,他就會去鄉(xiāng)下或城里小區(qū)爆上幾爐,小女兒給他當司機和助手。老行當在年輕一代手中薪火相傳,多少讓張師傅感到欣慰。
父女倆尋一開闊地,把爆米花機、火爐之類的家什卸下來、安頓好。過去的風箱已被鼓風機替代,能爆的材料也越來越多。一聲爆響,像吹響了集結號,把人們迅即召到一起,縷縷清香中夾雜著美好的記憶,絲絲繚繞在人們心里。
“東入吳門十萬家,家家爆谷卜年華。就鍋排下黃金粟,轉手翻成白玉花。”明代詩人生動描述了爆米花時的場景。老風俗代代相傳,至今依舊沿襲。只是時代在變,生活也在變,人們過春節(jié)時一般都到市場買米花、米糖,花式多,品類豐,很少自制了,農村爆米花的熱鬧場景已難得一見。但年輕一代對爆米花的鐘情似乎未減,商場、影院、茶館常有供應。
大年三十那天,我正準備貼春聯,突然“嘭”的一聲爆響傳來,母親驚喜地看向我:“爆米花的來了……”我探頭一看,正是久違的爆米花攤?!岸嗌倌隂]聽到這個聲音了?!毙θ菰谀赣H臉上漾開,她孩子似的念叨:“這爆聲一響,年味就濃啦!金豆開花,好年景啊!”
是啊,爆米花,爆出多少誘人甜美的故事,爆出多少暖意融融的向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