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文物講述萬里同風的中國故事
這支步搖純金打造,狀如鹿角,角上14片金樹葉熠熠生輝,1600年前,步搖主人帶著它由慕容鮮卑部遠嫁到拓跋鮮卑部,1600年后這支步搖在包頭市達茂旗發(fā)掘出土,曾經鮮卑貴族生活的樣貌栩栩如生地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內蒙古博物院副院長張文平說,這支“鹿角金步搖冠飾”是《融合之路——拓跋鮮卑遷徙與發(fā)展歷程展》中,最具融合氣質的文物之一。
第二十屆中國·內蒙古草原文化節(jié)期間,內蒙古博物院推出系列大展,《文明曙光——內蒙古地區(qū)史前與青銅時代歷史文化陳列》《交融匯聚——公元八至十九世紀內蒙古歷史文化陳列》,尤其重磅推出的是《融合之路——拓跋鮮卑遷徙與發(fā)展歷程展》,這個展覽匯集了與拓跋鮮卑有關的精品文物285件,配合石窟壁畫還原、視頻、投影等多媒體展示手段,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現(xiàn)了拓跋鮮卑一路走向中原,兼納遠近,不斷革新,將游牧民族充滿活力的氣質融入華夏文明中的歷程。
據史載,拓跋鮮卑初起時是一個游弋于大興安嶺森林中的獵牧部落,他們很早就開始了南遷。從巍巍興安、湯湯呼倫再到茫茫敕勒,無數故事在交往交流交融中流傳于世。
今天位于呼和浩特市武川縣的北魏祭天遺址,是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前,舉行祭祖、祭天儀式的地方,拓跋鮮卑在盛樂(今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以北)生活近300年,張文平說:“拓跋鮮卑以盛樂為龍興之地,盛樂之北的陰山成為鮮卑游牧人心目中的圣山,因此在圣山之巔修建了祭壇,每年都要在此祭天,參加祭天儀式的有鮮卑人、敕勒人、漢人。祭壇采用了華夏傳統(tǒng)祭壇的形制,祭壇的形制加上北方游牧民族的祭天禮儀,這樣的結合體是文化交流交往交融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體現(xiàn),我們今天研究北魏歷史對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p>
展廳中,“晉鮮卑歸義侯金印”“銅鎏金飛馬紋飾牌”“彩繪陶牽手女俑”……一件件珍貴文物都是融合之路上的見證,面孔穿梭如影,族群來了又走,停歇、駐扎、生活、通婚,文化在碰撞與回響中重疊,悄悄地演變與交融在了一起。
“北魏王朝遷都洛陽后,洛陽逐漸成為東西南北文化交流的國際化大都市,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之路為后來隋唐兩代成為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奠定了基礎?!睆埼钠秸f。
在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中,各民族共同開拓遼闊疆域,共同書寫悠久歷史,共同創(chuàng)造燦爛文化,共同培育偉大精神?!扒己钛p歸義印,西夏黑陶繪牡丹,金鞍白馬上京客,躞蹀偏似武陵原。”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錯雜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經濟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親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多元一體格局。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發(fā)展、鞏固統(tǒng)一的偉大祖國的歷史。
本屆文化節(jié)閉幕在即,內蒙古博物院為了方便大家觀展,將閉館時間延后一小時,同時推出多項集章打卡活動,希望還沒有觀看三大展覽的觀眾走進內蒙古博物院,體會一番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不斷形成的歷史進程。(記者 馮雪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