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機制,多元化解糾紛
內蒙古自治區(qū)鄂爾多斯市東勝區(qū)永興社區(qū)有一片平房區(qū),由于出行道路一直未硬化,遇到下雨天氣,這里的160多戶居民常常踩著泥坑出行。網格員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及時向包片領導進行匯報。經過進一步實地勘察,社區(qū)黨支部把部分居民代表和市政、城管等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一起邀請到了“黨群會客廳”,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經共同協商并與相關部門對接,最終確定了道路硬化改善的解決方案。
為了破解矛盾糾紛排查預警難、解紛渠道分散、指揮調度不統一等問題,東勝區(qū)積極探索社會治理新路徑。街道社區(qū)包聯領導、“兩代表一委員”、相關職能部門、黨員志愿者等定期到“黨群會客廳”駐點,收集、梳理民生保障、營商環(huán)境、物業(yè)管理、征地拆遷、鄰里糾紛等方面的問題。根據問題清單,組織政府職能部門與群眾進行會談,推動問題協商解決、源頭治理。
近年來,東勝區(qū)暢通和規(guī)范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的通道,建立健全有機銜接、協調聯動、高效便捷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探索出“街道社區(qū)協商調、社會組織溫馨調、司法部門訴前調,減老百姓訴累、減法官勞累、減社會資源浪費”的“三調三減”工作法。
在街道社區(qū)積極組織協商的基礎上,東勝區(qū)還打造由調解員、退休法官、信訪干部、基層法律工作者等組成的專業(yè)調解服務團隊。調解員主動摸排信訪隱患,及時靠前防范矛盾糾紛。截至目前,東勝區(qū)共建立個人品牌調解工作室28家,成功化解各類矛盾糾紛8400余件。
多元解紛工作站是東勝區(qū)人民法院與鄂爾多斯市司法局共同打造的“菜單式”專業(yè)服務機構。當事人追求效率的,可采用仲裁程序;追求低成本的,可采用“調解+司法確認”;追求便捷的,可采用公證程序;對于調解未果的,則依法進入訴訟程序?!岸嘣饧姽ぷ髡咀尞斒氯酥慌芤粋€地方、只對一個窗口就能夠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睎|勝區(qū)人民法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22年3月份揭牌以來,多元解紛工作站已成功調解案件471件。
《 人民日報 》( 2023年06月08日 10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