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州大陳島上有座“海味”工坊
近日,臺州椒江大陳“海味工坊”的紅色直播間里,亮出了最新一批的海味干貨。蝦干、鰻鲞、黃魚干等極具大陳特色的干貨,獲得消費者好評。
而曾經,大陳島的海味卻面臨“酒好也怕巷子深”的尷尬:島上居民愁銷路,外面市民買不到。
如何化解這一矛盾?恰逢椒江“共富工坊”建設如火如荼。打造具有“海味”的共富工坊,成了大陳島另辟蹊徑的求索。
“大陳海味”以大陳鎮(zhèn)“紅帆領航”黨建聯建為基礎,創(chuàng)新通過“黨建+企業(yè)+村集體+農戶”聯動的方式,將區(qū)域內“共富工坊”建設納入黨建聯建工作機制,以鎮(zhèn)帶村、以企帶農,打破過去各村各戶各自為戰(zhàn)的局面,以品牌帶動“共富工坊”提質增效。
政府搭臺助力海島共富
面對大陳島農漁產品同質化較高、產銷體系不完善、信息渠道閉塞等情況,今年7月,“大陳海味”共富工坊開始籌建,采用村集體入股、島民做工、企業(yè)分成合作的經營模式,進行海鮮干貨、伴手禮包等產品加工。通過統一加工、包裝、銷售標準,專門設計logo擴大品牌影響力,成功孵化升級“大陳海味”品牌,引領帶動傳統的海島“小作坊”式生產經營轉變?yōu)樯弦?guī)模的工坊式發(fā)展模式。
該工坊坐落在梅花灣村,大陳島人流最旺的地方。由大陳鎮(zhèn)政府搭臺,大陳島惠民旅游發(fā)展有限公司聯合創(chuàng)立,椒江中天水產養(yǎng)殖合作社加盟運營。
記者在“大陳海味”共富工坊看到,工坊分產品展示區(qū)、休息區(qū)、打包區(qū)和倉儲區(qū)。
展示區(qū)里,分別有蝦干、蝦皮、魚鲞、洋菜等6大海島特色產品以及以黃魚為代表的特色水產品,引得游客駐足、購買。打包區(qū)里,工作人員嫻熟地將商品進行打包,“大陳海味”logo顯得尤為醒目。
游客張愛萍告訴記者:“在這里買大陳特產比較放心,品質確實比島上散賣的要好。而且海產品還提供冷鏈包裝,打包快遞,非常方便?!?/p>
“工坊運作一個多月,已有加盟合作的企業(yè)1家,意向合作的捕撈及黃魚、貽貝養(yǎng)殖企業(yè)有8家,合作的常年生產加工的島民有10戶。”大陳鎮(zhèn)副鎮(zhèn)長夏自遠說。
生產有保障銷售有兜底
據了解,大陳的島民素來有晾曬海鮮干貨的習慣。島民老徐告訴記者:“過去自己曬的魚干蝦干都是放在菜場和碼頭賣,游客多的時候銷量好一點,一到淡季經常滯銷?,F在鎮(zhèn)里和村里把我們的貨都收起來,統一拿去賣,不用擔心曬多了賣不完?!?/p>
如今大陳鎮(zhèn)開發(fā)“1+3+N”個曬場,包括1個300平方米的主曬場,3個100平方米的分散式曬場和N個家庭點位式曬場,便于島民在“家門口”隨時隨地生產。
不僅在生產環(huán)節(jié)有專人把控品質,工坊還設計了富有海島特色的“大陳海味”logo和不同規(guī)格的包裝,通過“線上+線下”的模式進行,往往供不應求。
在旅游旺季,聯動島上餐飲業(yè)、住宿業(yè)及旅游公司,通過企業(yè)分成等方式,全領域增加“大陳海味”的銷售量。
在旅游淡季,鼓勵引導村民積極加入工坊制作“大陳海味”干貨系列產品。
在禁漁期,重點加工包裝盒、手提袋等周邊產品,按件計算酬勞,讓島民不分季節(jié)、不限時令實現增收。
“預計今年產量和銷量可達27000多斤、產值約130萬元,同時吸納在島閑置勞動力20余人,人均月增收800元。”夏自遠說。
紅帆引領黨建聯建促共富
不久前,大陳漁嫂在裝修一新的紅色直播間,進行“大陳海味”帶貨直播的嘗試。當晚,共有近3000粉絲觀看直播,“大陳海味”銷售火爆。
在“大陳海味”共富工坊建設伊始,大陳就充分發(fā)揮黨建聯建機制作用,通過與9家“紅帆領航”黨建聯建成員單位和6家大陳島“墾荒風揚”黨建聯建成員單位達成銷售意向協議,不但依托他們推廣“大陳海味”品牌和產品,同時也能拉動產品銷售,解決年底部分產品可能滯銷的后顧之憂。
另一方面,依托“紅色直播間”拓展線上平臺,設置“大陳海味”線上店鋪,還組織了漁民、漁嫂參加電商培訓,及時升級島民漁戶經營發(fā)展理念和銷售技能。“大陳海味”產品銷售額在扣除運營成本及開支后,利潤部分按股份比例直接納入村集體增收。合作企業(yè)最后還以兜底性收購機制推動工坊增產、村民增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