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試水多個品類地理標志保險:勝訴敗訴均能獲賠付
近日,全國首單工藝品類地理標志保險落地宜興。記者梳理發(fā)現(xiàn),江蘇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已試水多個品類地理標志保險: “東臺西瓜”投保全國首單地理標志被侵權損失保險;“鎮(zhèn)江金山翠芽”簽約全國茶葉類首單地理標志保險;“陽山水蜜桃”獲得全國首例地理標志保險理賠;宜興“楊巷大米”投保長三角地區(qū)第一單糧食作物類地標險……
網絡打假難,
地理標志保險應運而生
“近幾年,一批假冒鎮(zhèn)江金山翠芽茶葉在市場上出現(xiàn),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正品茶葉的口碑?!辨?zhèn)江金山翠芽茶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曉宏告訴記者,侵權主要表現(xiàn)為注冊與金山翠芽相似或近似的商標,印刷假冒金山翠芽的外包裝盒,灌裝次品茶葉,在網絡上銷售。對茶農來說,取證難、法律訴訟成本高,維權難度很大。
享譽全國的陽山水蜜桃,面臨同樣的維權困境。無錫市惠山區(qū)陽山水蜜桃桃農協(xié)會法律顧問、江蘇崇寧律師事務所律師嚴星陽說,網絡打假涉及到跨省調查取證,維權周期長、成本高、難度大,加上陽山水蜜桃的銷售周期只有2—3個月,有時取完證,侵權網店已換了馬甲跑路了?!安簧偾謾嗾叩墓ど痰怯浀刂放c實際生產地址不一致,往往藏在比較隱蔽的地方,光是找到侵權人都很費功夫,最后即使贏了官司,桃農協(xié)會反而倒貼錢?!?/p>
網絡侵權給地理標志品牌保護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一份地理標志保護“名單”已不能解決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地理標志保險應運而生,通過“知識產權+金融”新模式,進一步破解地理標志保護難、維權成本高等問題。
“目前,全省共有492件地理標志,跟農產品相關的占90%以上,年產值在2000億元以上。”省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服務處副處長朱煜介紹,截至2022年上半年,全省共有12個地理標志產品投保了地理標志保險,投保共計21單,投保金額2143.15萬元。
投保有補貼,
勝訴敗訴均能獲賠付
“我們投保還有政府補貼,能更加放心維權,大家也更有信心進一步做大做強金山翠芽這張‘地方名片’?!标悤院暾f。
據了解,省知識產權局與人保財險在全國較早建立了戰(zhàn)略合作關系,持續(xù)支持人保財險圍繞知識產權加強產品創(chuàng)新、服務創(chuàng)新。針對地理標志保險,省知識產權局加大宣傳推廣力度,支持各地對于參保企業(yè)給予一定比例的補貼。
2020年6月,陽山水蜜桃桃農協(xié)會在無錫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支持下,花費1.04萬元向無錫人保財險投保“地理標志被侵權損失保險”,獲得總金額30萬元的保險保障,保障內容涵蓋桃農協(xié)會為維護“陽山水蜜桃”品牌而產生的法律費用、調查費用,以及廣大授權企業(yè)及個人因侵權而遭受的直接經濟損失。實際保費支出后,桃農協(xié)會獲得了50%的保費補貼。
有了地理標志保險作為后盾,維權的費用支出有了保障,桃農維權的底氣足了。2020年,陽山水蜜桃桃農協(xié)會委托律師團隊,聯(lián)合無錫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累計起訴9起涉陽山水蜜桃的侵權案。當年12月,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其中一起案件宣判,桃農協(xié)會獲賠12萬元。2021年3月,陽山水蜜桃桃農協(xié)會從人保財險無錫分公司拿到3.2萬余元理賠款?!安还苁莿僭V還是敗訴,只要在保險責任范圍內,保險公司都會賠付。”人保財險無錫分公司政府項目業(yè)務部陳于思介紹,當年保險公司一共理賠了2筆共計6.5萬元,均為維權產生的法律成本。
仍在探索中,
期待更精準的保險服務
“多個品類地理標志保險首單落地江蘇,說明我省地理標志維權意識進一步提升,農戶主動維權的積極性不斷提升?!笔≈R產權局產業(yè)促進處副處長姜有玉說,同樣也說明,地理標志保險日益被市場所接受,保險產品標準化程度高、普適性強,能夠較好地復制推廣。
地標險在推進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難題。無錫市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服務處處長吳琪告訴記者,目前出現(xiàn)有的地標產品曾經投保而不再續(xù)保。他認為,主要原因是地標產品協(xié)會與保險公司在保費問題上不能達成一致,部分協(xié)會的維權意識也有待進一步提升?!斑€有的地標產品難以模仿,被侵權的情況比較少,投保的需求比較低。”
另外,舉證難的問題在理賠中也存在?!氨热珀柹剿厶乙荒甑馁r償限額為30萬元,其中法律費用賠償總額不能超過6.5萬元。如果協(xié)會不能給出明確的直接的經濟損失證據,保險公司也無法理賠?!眹佬顷栒f,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協(xié)會投保的顧慮。
面對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朱煜表示,省知識產權局將支持指導保險公司提供更精準的定制服務,并結合不同地理標志產品特性,加強保險產品創(chuàng)新,不斷放大地理標志保險的支農惠農效應,為實現(xiàn)鄉(xiāng)村振興作出積極貢獻。此外,發(fā)揮地方維權援助機構作用,組織專業(yè)化維權援助隊伍,幫助地理標志科學合理維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