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海南文昌1月17日電 題:33項科學實驗隨天舟七號上太空 中國空間站將推進骨質疏松研究
記者 馬帥莎
1月17日晚,天舟七號貨運飛船在文昌航天發(fā)射場發(fā)射升空,為中國空間站送去新的科學實驗樣品。此次搭載的科學實驗有何亮點?新一批實驗樣品送達后,空間站將開展哪些科學研究?相關專家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作出解讀。
中國空間站搭載科學實驗項目最多的天舟飛船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應用系統(tǒng)貨運飛船任務總體主任設計師劉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空間應用系統(tǒng)隨天舟七號貨運飛船,共向中國空間站送去了61件應用物資,總重約473公斤,包括空間生命科學、空間材料科學、微重力流體物理與燃燒科學等33項科學實驗,將支持空間站在軌實驗持續(xù)滾動開展。
這些應用物資送至空間站后,將由在軌的航天員安裝到對應的實驗裝置中開展實驗。劉偉稱,有些實驗結果可以實時傳回地面,有的實驗樣品將由航天員帶回地面,做進一步研究。
自空間站在軌組裝建造以來,中國已經發(fā)射六艘天舟貨運飛船。相比之前的天舟貨運飛船,天舟七號貨運飛船送去的科學實驗物資有何不同?
劉偉表示,前期任務側重運送實驗裝置類物資,為后續(xù)開展科學實驗創(chuàng)造更好的支持條件。隨著空間站常態(tài)化運營,天舟七號貨運飛船針對空間站艙內外的現(xiàn)有實驗設施,送去了更多科學實驗項目,涉及10個研究所、8所大學,是截至目前為空間站送去最多科學實驗項目的天舟貨運飛船。
天舟七號貨運飛船最后“上車”、最先“下車”的“乘客”
在眾多實驗樣品中,細胞實驗樣品是一位特殊“乘客”。當天舟七號船箭組合體已經轉運至發(fā)射區(qū)時,科研人員為了保證細胞的活性,還在發(fā)射場實驗室內爭分奪秒地制備細胞樣品。記者了解到,這些樣品是天舟貨運飛船中最后“上車”,最先“下車”的一批物資,臨近發(fā)射時,它們才會被裝入貨運飛船中,抵達空間站后將首先被航天員取出。
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濤表示,這些細胞對溫度、氣體、營養(yǎng)液供給等生存環(huán)境具有嚴格要求。為了保持細胞健康,科研團隊在天舟貨運飛船中為細胞樣品準備了“專座”——細胞上行生保裝置。
該裝置約1個半微波爐大小,配置了兩個抽屜,分別裝有5個標準單元,每個單元上是兩個培養(yǎng)細胞的細胞室,裝置和單元可根據細胞對生存環(huán)境的“個性化”需求,調節(jié)溫度、二氧化碳濃度和營養(yǎng)供給等條件,為細胞提供舒適的“旅途”環(huán)境。
研究太空中人體骨質疏松現(xiàn)象
據了解,細胞上行生保裝置“護送”的其中一組實驗樣品是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由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余路陽團隊制備,用于研究太空骨質疏松現(xiàn)象。骨髓間充質干細胞是人體骨髓中較原始的細胞,成骨細胞就是由其分化而來。余路陽表示,研究顯示,人在太空中骨質流失會加速,是絕經后婦女骨質流失速度的十倍。我們期望找出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在太空微重力環(huán)境中會發(fā)生哪些生物信號的改變,找到干預靶點,從而研制針對這些靶點的藥物或干預手段。
“(航天員的骨質疏松)與地面老年人的骨質變化具有相似性。研究人在太空中的骨質變化不僅對保障航天員的在軌健康有重要意義,對地面老年人的骨質疏松預防和治療也有重要參考價值?!?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王金福說。
這是該團隊第二次將骨髓間充質干細胞送入空間站,此前該團隊通過天舟五號貨運飛船搭載的實驗樣品,目前已取得初步研究成果。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吳夢瑞說,他們發(fā)現(xiàn),這種細胞的表觀遺傳會在太空中發(fā)生甲基化,好比給DNA戴了一頂帽子,被帽子遮住的這部分基因將不再被表達、轉錄,這對細胞分化的“命運”產生了重要影響。
此次送到空間站的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的實驗周期會進一步延長,將從天舟五號任務的4天延長至7天。吳夢瑞表示,在空間站運營期間,這項研究將進一步深入,不僅將通過后期的空間站飛行任務再運送一批實驗樣品,后續(xù)還將在實驗中增加藥物干預。
“從細胞研究到真正的人體應用,其實是十分漫長的過程。在細胞層面獲取可信證據后,我們未來還需要在空間站開展小鼠實驗,來驗證藥物的有效性?!庇嗦逢栒f。(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