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察:印度和加拿大緣何起爭端
加拿大近日宣布驅逐一名印度高級外交官,印度隨后也驅逐一名加拿大外交官,兩國關系趨于緊張。在分析人士看來,印度和加拿大兩國矛盾其實早有端倪,此次爭端在短期內恐怕并不容易解決,還有可能影響到印度和其他一些國家的關系。
當地時間9月18日,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在國會發(fā)表講話,稱加拿大安全機構一直在緊密追查有關印度政府特工與加拿大公民尼賈爾被殺之間的潛在聯(lián)系。特魯多說,外國政府與“在加拿大領土謀殺加拿大公民”存在任何關聯(lián)都是對加拿大主權的侵犯,他以“最強烈措辭”敦促印方配合加方徹查此事。
同一天,加拿大外交部長梅拉妮·喬利宣布驅逐一名印度外交官。喬利透露,這名官員是印度海外情報機構駐加拿大的主管,涉嫌參與暗殺尼賈爾。喬利表示,如果對這名外交官的指控得到證實,其行為將是對加拿大主權的嚴重侵犯。
據報道,現(xiàn)年45歲的尼賈爾是加拿大錫克教領袖,他在20世紀從印度移民到加拿大,2020年7月被印度列為恐怖分子。今年6月,尼賈爾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薩里縣一處錫克教文化中心外遭槍殺。
針對加方說法,印度外交部19日發(fā)表聲明,否認加拿大政府與尼賈爾遇刺事件有關,并稱加拿大政府的指控是“荒謬和別有用心”的。聲明還表示,加拿大政客公開對一些“威脅印度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恐怖分子和極端分子表示同情,這令人“非常擔憂”。印方當天召見相當于大使的加拿大駐印度高級專員,并驅逐一名加方外交官,限其5日內離境。
印度和加拿大的這場外交爭端引發(fā)國際輿論關注,一些加拿大媒體甚至感到“震驚”,但實際上,兩國之間的矛盾早在之前就已顯露。
今年6月尼賈爾遇刺身亡后,加拿大曾發(fā)生抗議活動,其中一場花車巡游重現(xiàn)了1984年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遭錫克教警衛(wèi)暗殺的畫面。印度因此對加拿大提出批評,認為這給極端分子和分離分子提供了宣傳空間,損害印度主權和尊嚴。
9月初特魯多到印度參加二十國集團峰會,印度總理莫迪并沒有與特魯多舉行正式會晤。印度政府發(fā)表聲明說,莫迪在峰會間隙就錫克教徒在加拿大的反印抗議活動向特魯多表達強烈關切。印度外交部也召見加拿大駐印高級專員,要求加方解釋為何抗議者會沖破印度駐加拿大溫哥華領事館外圍的警戒線。
特魯多當時表示,加拿大“永遠抵制暴力、仇恨”,但捍衛(wèi)“言論自由和和平抗議”。特魯多18日還透露,他在二十國集團峰會期間就尼賈爾被殺事件向莫迪表達了加方關切。
受這些爭端影響,印度和加拿大之間的雙邊貿易談判已于9月初暫停。9月15日,加方還宣布推遲原定10月初派貿易代表團訪問印度的計劃。19日,加政府更新了對公民赴印度旅行的建議,提醒公民“高度警惕”。
有媒體分析指出,加拿大的錫克教徒大約有77萬人,是除印度北部旁遮普邦之外錫克教徒最多的地區(qū)。印度政府把一些錫克教徒和組織列為極端分子,而加拿大則對其國內和印度的一些錫克教徒抗議活動表達支持,這是印度和加拿大產生矛盾的根源所在。
特魯多在國會發(fā)言之后,加拿大國會的主要政黨均主張對尼賈爾之死進行徹查。考慮到此事的敏感性和背后涉及的復雜因素,加拿大和印度圍繞此事的爭端恐怕一時難以消弭。
值得注意的是,加拿大和印度的爭端還引發(fā)其他一些國家關注。加拿大外長喬利表示,加方已經同美國總統(tǒng)拜登和英國首相蘇納克商討此事。美國和英國表示就此事與加方保持聯(lián)系,澳大利亞則對相關指控“深表關切”。
分析人士指出,在加方調查取得充足證據之前,美國和英國等國不太可能就此事進行選邊站隊,也不希望此事擴大化,畢竟印度是西方國家重點拉攏的對象。不過,此事也暴露出印度和西方國家存在的一些固有矛盾,如美國和印度曾就貿易、人權等產生分歧。
從印度方面來說,印方在一些涉及其主權、利益的問題上并不盲從于西方。尤其是對加拿大這樣一個于印度“并不具有戰(zhàn)略重要性”的國家,印度讓步的可能性并不大。兩國的這場爭端如何演變,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印度與西方國家的博弈趨勢。(工人日報 畢振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