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的盡頭是知識和傳播
直播帶貨的盡頭是知識和傳播
張?zhí)锟?/p>
近期,新東方名師們“中英雙語帶貨”的直播場景迅速火遍全網(wǎng)。6月10日,東方甄選直播間,自黑撞臉“兵馬俑”、號稱8年教過50萬學生的英語老師董宇輝介紹五常大米時加入了英文介紹,開啟了雙語帶貨模式。而且,數(shù)據(jù)顯示,6月11日,東方甄選直播18小時17分鐘,預估銷售額達1992.17萬元,相比開播之初增長了40倍,最高在線人數(shù)8.86萬。
教培的路斷之后,培訓學校轉行直播帶貨,這也意味著轉型成功,至少是初見成效。這樣的轉型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直播帶貨的盡頭是知識解讀和傳播,當然還有價值觀、理想和勵志等。直播帶貨讓消費者買貨,首先要看是否為消費者所需要,是否性價比適合。不過,當培訓學校轉行做直播帶貨,則給受眾帶來一些新鮮的體驗。直播間的觀眾在買東西的時候還能學習英語,有的人在看牛排推銷時知道了牛排“原切”是Original Cutting。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商品的附加值。
知識傳播與商品本身有關,如果商品是書籍、教材和教育內容,推銷與商品就可以在知識和文化上無縫對接。例如,帶貨《DK博物大百科》,帶貨者說的是:一個高素質家庭,孩子的書架上應該有這本書——《DK博物大百科》。它好在哪里,好在遵循了自然法則。這本書最開始是講巖石,在這些巖石中,有跟我們人體一樣的元素。我們身體70%都是水,H2O,H來自于大爆炸;比如我們吃的米和面,本質上都是碳,碳來自于恒星內部的核聚變;比如我們身體里有鐵元素,取出來可以做一根7厘米的釘子。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與巖石無異,與花草樹木、飛禽走獸別無二致。因此,人有親自然的現(xiàn)象……
對于其他商品,帶貨同樣可以實現(xiàn)知識和傳播的目的。比如帶貨賣大豆,從大豆起源中國,再傳播到全球;從國內大豆的品種,再介紹特定產地的大豆,如東北黑土地上的大豆的成分、營養(yǎng);從大豆制品的種類,再談大豆富含植物蛋白對人的營養(yǎng)作用,以及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三羧酸循環(huán)等等,毋庸置疑,完全可以激發(fā)直播間觀眾的購物熱情并當場購買。
直播帶貨的更高境界是談理想、抱負,改變命運,而這恰好是教育機構的長項。比如有的老師在課堂說過一些美文和金句,例如:“當你背單詞時,阿拉斯加的鱈魚正躍出水面;當你算數(shù)學時,南太平洋的海鷗正掠過海岸;當你晚自習時,地球北極圈的夜空正在五彩斑斕?!边@樣的話在課堂上可以說,在帶貨時可不可以說呢?變通一下,改一改當然可以說。從杜甫到蘇東坡,從尼采到蘇格拉底、黑格爾,從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到湖畔詩人和新月派詩人的詩,都是可以的。只要不僵硬,可以通過聯(lián)想、聯(lián)系,更可以通過“風雅頌賦比興”的手法和內容進入到帶貨內容,讓人感到買的不只是貨物,還有知識、文化、精神和價值觀。
這樣的帶貨需要帶貨者做出全面而細致的案頭、融會貫通的能力和臨場發(fā)揮的才氣。這是有教職、教齡和多年教學經(jīng)驗的教師才擁有的優(yōu)勢。正因為把這樣的優(yōu)勢結合到帶貨中,才有了現(xiàn)在新東方轉型的漸入佳境。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詮釋了什么是知識付費。
直播帶貨不只是王婆賣瓜似地夸夸貨物,而是知識和文化的解說和傳播,也是價值觀的宣示。這樣的帶貨也說明,時移勢易,當環(huán)境和規(guī)則有變,迅速而有效適應環(huán)境才能生存下去,并且生存得更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