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偷拍亚洲一区二区_日本欧美亚洲精品在线观看_日本 欧美 国产中文字幕_午夜中文乱码福利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黑龍江踐行大食物觀守護糧食安全(走東北 看振興)

發(fā)布時間:2023-08-30 16:04:00來源: 人民日報

  建三江七星農場萬畝大地號,無人農機群穿梭作業(yè);育秧大棚里,肥水溫濕度自動調節(jié)。北大荒處處透著智慧農業(yè)的魅力。

  在三江沖積的廣袤沃野,農業(yè)現(xiàn)代化方興未艾。

  “全國每9碗飯,就有1碗來自黑龍江。”黑龍江省糧食總產量、商品量、調出量三大指標穩(wěn)居全國首位,去年糧食總產量1552.6億斤,占全國的11.3%。全省現(xiàn)有耕地2.579億畝,建成高標準農田1.0265億畝,典型黑土耕地面積占到全國的一半以上。

  讓“中國飯碗”裝上更多“龍江糧”

  沃野厚土、廣種多收,黑龍江耀眼的“成績單”,聽上去全靠“老天賞飯”。

  其實不然。

  建三江,一個充滿拓荒者氣質的地方。從篩土、置床、播種,到各類新農機管理,長期在這里耕作的北大荒集團建三江分公司七星農場種植戶張景會,熟練地進行著智能化作業(yè)。300余畝稻田,他一個人操持起來從容自如。

  七星農場數據指揮中心,一塊電子巨幕連接著田塊里的約200個監(jiān)測點,水文、氣象等多組數據實時呈現(xiàn)?!安迳涎砻绾螅€能對葉齡智能診斷,根據應用結果調配種植?!敝行呢撠熑藦垇喎七呇菔具呎f。

  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wěn)定安全供給始終是建設農業(yè)強國的頭等大事。”

  解決吃飯問題,根本出路在科技。

  從憑經驗種地,到靠數據管地,節(jié)本增產的背后,是黑龍江堅持把發(fā)展農業(yè)科技放在突出位置,大力推進農業(yè)機械化、智能化,給農業(yè)現(xiàn)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一個數據讓黑龍江人引以為傲:全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已達98%以上。“在現(xiàn)有基礎上深耕細作,力爭用5年左右,推動糧食產量增加1000萬噸。藏糧于技,不斷挖掘增產潛力,讓‘中國飯碗’裝上更多‘龍江糧’!”黑龍江省農業(yè)農村廳廳長王兆成說。

  北大荒變成了北大倉。農業(yè)現(xiàn)代化,種子是基礎,黑龍江要建好中國的“大糧倉”,必須把種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

  “龍粳31”,是佳木斯市富錦市長安鎮(zhèn)種糧大戶申云強的“心頭好”:“我最早試種,穩(wěn)產高產,抗病抗倒伏,現(xiàn)在已經‘遍地開花’?!弊鳛楹邶埥〉谌e溫帶的主栽品種之一,該品種累計推廣面積已有1.46億畝。

  來到“龍粳31”的出生地——黑龍江省農業(yè)科學院水稻研究所,一個育秧大棚里有上萬份育種材料。揭開薄膜,種子露出絨芽,一抹新綠喜人?!叭ツ昵锸眨埦?1’在虎林市大田里實打實每畝能收750多公斤!”水稻研究所研究員潘國君說。作為我國粳稻生產第一大省,黑龍江優(yōu)良品種覆蓋率已達99%以上。

  種業(yè)振興,開局良好。目前,黑龍江省已完成寒地作物種質資源庫項目改擴建,對種質資源的保存容量提升到20萬份;建立農作物專家育種示范基地16個、國家級制種大縣和區(qū)域性良種繁育基地19個;水稻、大豆種子自給率達到100%,農作物種子對糧食增產貢獻率達到45%。

  多途徑開發(fā)食物來源

  撫遠市東極魚市里,一口口大鐵鍋散發(fā)著誘人的香氣,燉江魚、鮮魚湯吸引著往來的游人。

  “三花、五羅、十八子、七十二雜魚,保你頓頓不重樣兒。”手機前,當地小有名氣的“網紅”張浩在現(xiàn)場帶貨,直播間里點贊不停、訂單不斷……撫遠的105種冷水魚“游”向全國,生產的魚子醬更是遠銷國外市場。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樹立大食物觀,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多途徑開發(fā)食物來源?!痹谶@片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交匯的三角地帶,人們的思路也隨著寬闊江水打開:解決吃飯問題,不能光盯著有限的耕地,要多途徑開發(fā)食物來源。

  這方面,黑龍江省的優(yōu)勢依然得天獨厚:6000多個天然湖泊、100多種野生魚類、21萬平方公里森林面積,大食物觀踐行空間巨大。問題在于,如何把資源優(yōu)勢轉化為產業(yè)優(yōu)勢?

  巍巍興安嶺,莽莽林海深。一進入伊春市,就闖入森林的懷抱。兩邊樹木密密匝匝,頂著小雨,草木香愈發(fā)濃烈。

  街頭,信步走進一家山特產品小店,各種森林食品琳瑯滿目:松子、榛子,蕨菜、榛蘑,一籃藍莓、一盤山野菜、一杯樺樹汁……這是轉型中的伊春森工集團全力打造的“森林大廚房”線下體驗店。外地的朋友也喜歡,那就線上下單,新鮮包郵。

  “藍莓口感好,花青素含量高,產品供不應求?!币链荷び押昧謽I(yè)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劉輝介紹,“眼前這座友好藍莓產業(yè)園,占地6800多畝呢,在全國都數得著。”近年來,隨著可采林木資源枯竭,天然林林區(qū)全部停伐,生態(tài)文明理念倒逼改革:伊春森工通過政企分離、管辦分開,釋放了企業(yè)活力,增強了發(fā)展動力,瞄準森林農業(yè)食品,建立起了漿果、堅果、山野菜、食用菌等180個特色種植基地。

  立足河湖、林草、果蔬等資源優(yōu)勢,黑龍江跳出單一種植模式,在保護好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前提下,從耕地資源向整個國土資源拓展,宜糧則糧、宜牧則牧、宜漁則漁、宜林則林,加快打造踐行大食物觀先行地。

  從“滿足量”到“提升質”

  一箸米,滿口香。龍江稻米,是黑土地上的“靚麗名片”。細品,還能咂摸出更多滋味——

  瞄準新需求,色澤透亮的方正大米如今打出了綠色“富硒牌”:富硒水稻從最初的100余戶向全域覆蓋,去年方正縣76.6萬畝水稻種植面積中,富硒水稻有65萬畝,產量達7.5億斤,直接為農民增收1.5億元。

  “花費數百萬元購置碾米機、色選機等設備,引入大米精加工生產線,還要建個無塵生產車間……”一張張富硒大米加工訂單,是方正縣松南米廠負責人顧尚奎擴大生產的最大底氣。

  從“滿足量”到“提升質”,隨著我國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不斷提高,廣大群眾更加注重膳食營養(yǎng)搭配,讓百姓餐桌更豐富、吃得更健康,是大食物觀的應有之義。

  化肥減量增效、測土配方施肥、綠色有機農產品追溯管理……過去一年,黑龍江省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已達9100萬畝;五常、通河、方正、延壽大米等品牌價值總額更是首次突破千億元。

  質量興農,品牌強農,好東西也要會吆喝。黑龍江省農業(yè)農村廳副廳長方曉華認為:“綠色優(yōu)質農產品越來越受到市場歡迎,打造高品質、有口碑的金字招牌勢在必行?!币宰顕栏竦臏嗜腴T檻、最嚴苛的管控機制、最安全的購買體驗,黑龍江推出“黑土優(yōu)品”省級優(yōu)質農產品品牌,截至目前已有283家企業(yè)、672款產品獲得“黑土優(yōu)品”品牌標識使用權。

  豐饒的黑土地,捧起了金飯碗?!拔覀儗⑸钊胴瀼芈鋵嵙暯娇倳涥P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決當好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全方位多途徑開發(fā)食物資源,著力打造踐行大食物觀先行地,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力量。”黑龍江省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

  “緊搖槳來掌穩(wěn)舵,雙手贏得豐收年”“白樺林里人兒笑,笑開了滿山紅杜鵑……”烏蘇里船歌聲中,體會更多龍江新貌,韻味格外深遠、悠長。

 ?。ū緢笥浾呓?、劉夢丹、張藝開參與采寫)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