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偷拍亚洲一区二区_日本欧美亚洲精品在线观看_日本 欧美 国产中文字幕_午夜中文乱码福利

中國西藏網(wǎng) > 即時新聞 > 文化

拯救小博物館

發(fā)布時間:2023-05-18 10:50: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博物館作為基層文化教育單元,重要的是讓其真正發(fā)揮自己的功能?!?/p>

  “許多小博物館基本上成了存放陶片瓦罐的庫房?!?/p>

  “我們有時候真的就是碰運氣去敲開一扇扇封閉的大門,然后像賣保險一樣,把自己推銷給他們。”

  這是蘭州大學“館語計劃”團隊第二屆負責人、歷史文化學院2022級民族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張涵喻對“館語計劃”項目的一些思考,也從側面反映了這些年來項目開展的不易。

  但“館語計劃”團隊一直在堅持,逐步走向成熟,如今已覆蓋到西部地區(qū)45家中小博物館,惠及縣鄉(xiāng)兒童及家長3萬余人次,點亮了很多西部縣鄉(xiāng)地區(qū)文化的星火,惠及很多渴望知識的人們。

  困境中的小博物館

  “眾所周知,博物館作為歷史的載體,珍藏著人類文明的寶藏,是民眾教育服務的重要文化陣地,對青少年兒童而言更是幫助其了解歷史、認知文明、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的重要渠道?!睆埡鹘榻B。

  從2008年開始,我國各級公立博物館實施免費開放政策以增加博物館的影響力,吸引更多人進入博物館感受文物的魅力。“但是,許多博物館,尤其是中西部地區(qū)的小博物館長期處于‘無人問津’狀態(tài)?!睆埡髡f。

  在我國中西部地區(qū),博物館以中小型居多,國家文物局官方網(wǎng)站公布的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21年年底,全國有地市級及以下中小博物館3198家,占全國博物館總數(shù)的51.7%。中小型地方博物館已成為我國博物館事業(yè)的基礎。

  “這些博物館館藏稀缺,觀眾十分有限,而觀眾的稀缺又導致博物館存在嚴重的生存問題,無心兼顧教育功能,造成獨特的文化遺產(chǎn)沒有得到相應的重視和關注?!痹趶埡骺磥?,這樣的惡性循環(huán)讓博物館更失去了文化傳承的價值。

  而與此同時,很多地方青少年出了校園“無處可去”。據(jù)蘭州大學文化多樣性保護調研項目調查顯示,全國縣市級博物館兒童受眾不足10%,全國范圍內有76%的博物館既沒有兒童展覽、也缺乏教育服務。西部中小型博物館的資源被嚴重浪費,博物館并沒有充當好“教育者”的角色。

  如何充分挖掘中西部地區(qū)中小型博物館的現(xiàn)有資源優(yōu)勢、激活這部立體“百科全書”的育人功能?這成為蘭州大學文化行者團隊的重要課題。

  如何讓陶片庫房真正“活”起來

  2013年,一支由蘭州大學學生組成的小團隊聯(lián)合四川大學校友前往北川羌族博物館幫助當?shù)厝诉M行汶川地震5周年的援助建設。隊員們發(fā)現(xiàn),北川羌族博物館雖有外來資金支持重建,但缺乏專業(yè)人員與后續(xù)資金維護,博物館工作人員只把博物館當作旅游景點或是標志性建筑,并沒有明確博物館作為文化教育中心的職能,對自身定位也含糊不清。

  于是,團隊在北川羌族博物館開啟了“羌韻館語”活動,開始了第一次和中小博物館的合作。

  羌族人居住在高海拔地區(qū),終年云霧繚繞、恍若仙境,因此享有“云朵上的民族”的美稱。結合這一特點,團隊協(xié)助北川羌族博物館舉辦了“云朵上的故事大會”和“原上的云影子”兩個以羌族文化為主題的兒童觀覽活動,宣傳羌族的歷史故事及文化內核,并聯(lián)合舉辦了羌族兒童話劇《大禹治水》匯報演出。2014年,北川羌族博物館正式成為當?shù)刂袑W的社會實踐基地,并獲得了政府購買服務,極大地改善了博物館資金不足的狀況。

  有了“羌韻館語”活動的經(jīng)歷后,許多同學發(fā)現(xiàn)自己家鄉(xiāng)的中小博物館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資源匱乏、技術不足、人員短缺等問。這些問題似乎是中小博物館共同的癥結,“許多博物館基本上成了存放陶片瓦罐的庫房”。

  甘肅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生活著以甘肅省為主要聚集地的少數(shù)民族裕固族,其民俗文化,尤其是音樂文化極富特色。然而由于人口稀少等多方面因素,裕固族語言普及程度越來越低,不少裕固族兒童基本不懂裕固語。當時,肅南裕固族博物館僅設置了少量單調的展板與圖片作為裕固族文化導覽,以民族語言為載體的音樂文化遺產(chǎn)亟待關注與保護。

  文化行者團隊在博物館開辦童聲合唱團,教孩子們學唱裕固族民歌,增加裕固族兒童學習民族語言的機會。同時,根據(jù)裕固族童謠與神話傳說創(chuàng)作劇本,排練裕固族文化舞臺劇,讓孩子們能夠在裕固族博物館得到沉浸式體驗,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使裕固族文化得到延續(xù)。

  “博物館作為基層文化教育單元,重要的是讓其真正發(fā)揮自己的功能。”張涵喻說。如今,肅南裕固族博物館也獲得了一項政府購買服務,并鼓勵講解員進入學校、社區(qū)進行講解,開辦流動展覽。博物館在當?shù)厝撕椭驹刚叩墓餐ο抡嬲盎睢绷似饋怼?/p>

  陸續(xù)幫助了幾個西部中小博物館后,團隊成員逐漸意識到,“再不能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做了,必須把服務的博物館連成體系,才能更好地開展志愿服務工作”。2015年,團隊成員將幫扶西部中小博物館這一項目正式命名為“館語計劃”,“館語計劃”由此誕生。

  實施“館語計劃”

  “我們有時候真的就是碰運氣去敲開一扇扇封閉的大門,然后像賣保險一樣,把自己推銷給他們?!睆埡髡f。

  一次,在得到西部某縣博物館同意合作的消息后,團隊成員按照規(guī)定時間到達了目的地。而對方卻反悔了,令十幾個大學生站在博物館前面面相覷。

  可箭已在弦上,又怎能輕言放棄?

  “我們秉持兩個詞,一個叫‘相信’,另一個叫‘硬做’?!眻F隊成員每天早上一開館就守在門口,向工作人員說明自己的來意,對他們解釋項目的意義、模式及成功案例,希望他們允許項目在該博物館落地?;蛟S是被這群“娃娃們”的真誠與堅持打動了,博物館最終答應了他們的請求。

  在項目團隊的協(xié)助下,該博物館開設了24課時的“青少年博物館傳統(tǒng)文化科普教育課程”,與當?shù)貙W校合作開展了主題暑期夏令營,向當?shù)厍嗌倌昶占爱數(shù)厣鐣v史、文化風俗等,引導青少年積極思考新時代保護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性,搭建起良好的“博物館-學?!焙献鳈C制。

  2017年,“館語計劃”項目團隊首次進入天水民俗博物館開展實踐活動,該館主任時際軍的一句話讓人記憶猶新:“大學生肯深入西部地區(qū)為博物館做這樣的事情首先就是值得敬佩的?!?/p>

  每當項目團隊要舉辦社教活動時,時際軍都會提前5天甚至一周的時間發(fā)動周邊資源,幫助團隊在線上線下進行宣傳。5年過去,團隊共協(xié)助天水民俗博物館開展社教活動15期,總社會服務時長超70小時,服務人數(shù)達到3000人以上。

  在“館語使者”們的幫助和陪伴下,很多西部基層博物館從一個“無名小館”升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博物館不僅在于它擁有什么,更重要的是它以其有限的資源做了什么?!闭f起這些,張涵喻充滿了驕傲和自豪。

  自2013年啟動以來,“館語計劃”項目匯聚558名有志青年,總計為超過2500名兒童累計開展67期教育活動,協(xié)助博物館標記館藏特色并形成創(chuàng)新核心教育工具92個,開展創(chuàng)意教育活動400余次,共計3萬人次兒童及家長參與并受益。

  收獲與未來

  在開展“館語計劃”行動中,團隊的志愿者們同樣收獲著別樣的成長。

  起初在支教活動中,志愿者們通過制作PPT為孩子們講解文化知識,但收效甚微。經(jīng)反思改進,志愿者們設計出一系列互動教學活動,與孩子們一起做手工、玩游戲,寓教于樂,大家很快就被這種邊玩邊學的教學形式所吸引,沉浸其中。

  從此,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次支教活動結束后,孩子們的眼中滿是不舍,會不約而同團團圍住志愿者,追問他們還會不會來。

  坐在離開博物館的車上,身后遠遠地傳來一陣陣稚嫩的歌聲——那是孩子們在自發(fā)唱起志愿者教給他們的歌曲《送別》?!昂髞恚徽撚龅绞裁蠢щy,只要一閉上眼,孩子們的歌聲總是會縈繞在我耳邊……我也相信我們的志愿者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動人的故事,支撐著我們在困難時繼續(xù)前行?!?/p>

  這些年來,年輕的蘭大團隊成員一撥接著一撥干,致力于推動高校和博物館聯(lián)動,把資源有限的博物館打造成擁有無限未來的兒童教育服務文化樂園。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第八屆中國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全國總決賽中,“館語計劃——活化西部中小博物館兒童教育服務的踐行者”以其新穎的創(chuàng)業(yè)思路和可持續(xù)的活化造血機制贏得評委專家的青睞,榮獲“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全國銀獎。

  “我想高校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項目也好,公益服務項目也好,最大的特點并不是盈利,更多的意義肯定是引領教育,也就是育人?!睆埡髡f。

  “館語”團隊還有一個大大的夢想——聯(lián)合更多兄弟高校,吸引更多志愿者參與其中,將“館語計劃”逐步推廣輻射到全國各地,讓地方中小博物館能夠真正實現(xiàn)教育功能,為孩子們提供“第二課堂”最好的活動空間,真正點亮基層文化的星火。

  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 馬富春 通訊員 任妍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