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宮”新居配齊 三艙合“T”逐夢太空
11月3日,隨著夢天實驗艙順利完成轉位,中國空間站“T”字基本構型在軌組裝完成,向著建成空間站的目標邁出了關鍵一步。
一個多月前,問天實驗艙完成了我國首次利用轉位機構在軌實施大體量艙段轉位操作,此次夢天實驗艙轉位過程與之很相似。通過兩次轉位,空間站組合體實現(xiàn)了“T”字基本構型:以天和核心艙為對稱,問天實驗艙與夢天實驗艙分布于天和核心艙節(jié)點艙的兩個側向停泊口。
這兩次轉位任務均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負責。為什么要轉位?為什么是“T”字構型?怎樣實現(xiàn)中國空間站的“1+1+1=1”?記者采訪了航天五院專家。
為什么要轉位?
轉位動作在我國空間站的建造及后續(xù)任務實施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問天”“夢天”兩個實驗艙在發(fā)射后,首先與天和核心艙進行前向交會對接,再通過轉位動作從天和核心艙前向對接口移動到側向停泊口,從而完成空間站“T”字基本構型的建造任務。
為什么不讓實驗艙通過側向交會對接,直接對接到天和核心艙兩側?
航天五院專家介紹,這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實驗艙與空間站組合體進行側向對接,會因為質心偏差對空間站姿態(tài)造成較大影響,甚至可能會有滾轉失控的風險;二是根據(jù)空間站建造方案,兩個實驗艙將在天和核心艙的側向永久停泊,如果選擇側向交會對接,首先需要在天和核心艙兩個側向端口分別配置一套交會對接設備,并且這兩套設備只能使用一次,造成資源的浪費。
因此,兩個實驗艙先與核心艙進行前向交會對接,再通過轉位移至核心艙側向停泊口,這是最優(yōu)的方案設計。
不過,兩個實驗艙在轉位任務安排上有些差異。五院專家介紹,問天實驗艙在經(jīng)過發(fā)射和交會對接后,開展了航天員出艙等一系列任務,而后開展轉位。與問天實驗艙不同,夢天實驗艙在發(fā)射、交會對接后直接轉位,待形成“T”字構型組合體后,再開展在軌測試、航天員駐留等任務。
夢天實驗艙轉位任務的順利實施,離不開各系統(tǒng)的高效配合。五院專家介紹,測控與通信分系統(tǒng)在天地間搭建起暢通的通信鏈路,傳輸高清圖像,讓整個轉位過程100%受控;機械臂分系統(tǒng)始終作為轉位機構的備份手段,保障平臺安全;熱控分系統(tǒng)負責空間站組合體的溫度控制,包括向太空輻射散熱與熱管理;空間站機GNC(制導、導航與控制)分系統(tǒng)始終精準控制,確保組合體以最高穩(wěn)定度進入??貭顟B(tài);數(shù)管分系統(tǒng)發(fā)揮“智能大腦”作用,完成對一系列復雜指令的零差錯處置。
為什么是“T”字構型?
2022年7月,問天實驗艙發(fā)射并與天和核心艙完成交會對接,空間站組合體呈兩艙“一”字構型。
9月底,問天實驗艙轉位成功,空間站組合體變?yōu)閮膳摗癓”字構型。
夢天實驗艙剛與天和核心艙完成前向交會對接時,空間站組合體呈橫向且不對稱的“T”字,直到夢天實驗艙完成轉位,三艙最終呈現(xiàn)現(xiàn)在的“T”字構型。
為什么是“T”字?
五院專家介紹,要想使航天器易于運動控制,構型要保證主結構和質量分布盡量對稱、緊湊,以獲得好的質量特性。
專家表示,轉位后的“T”字構型結構對稱,從姿態(tài)控制、組合體管理上都比較穩(wěn)定,易于組合體的飛行。由于其受到的地心引力、大氣擾動等影響較為均衡,空間站姿態(tài)控制消耗的推進劑和其他資源較少。
反之,若采用非對稱構型,組合體的力矩、質心與所受到的干擾相對于姿態(tài)控制、軌道來說都不是對稱的,其飛行效率更低,控制模式更加復雜,一旦構型發(fā)生偏轉,就需要付出額外的代價和資源將其控回。
在中國空間站上,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形成“T”字的一橫,兩對大型太陽翼置于一橫兩端,不管空間站以何種姿勢飛行,它們都能照上太陽,從而高效發(fā)電;兩個氣閘艙也位于兩端,正常工作泄壓或異常隔離時,均不影響其他密封艙段構成連貫空間,從而進一步保證了空間站運行的安全性。
五院專家稱,作為“T”字那一豎的天和核心艙,仍然保持著前向、后向、徑向三向對接的能力。后向可對接貨運飛船,使組合體可以直接利用貨運飛船的發(fā)動機進行軌道機動;前向、徑向兩個對接口不僅可以接納兩艘載人飛船實現(xiàn)輪換,而且在保持正常三軸穩(wěn)定對地姿態(tài)時,兩對接口都在軌道平面內(nèi),即可讓載人飛船在軌道面內(nèi)沿飛行方向和沿軌道半徑方向直接對接,無須對接后再轉換對接口,使航天員往返更加安全快捷。
怎樣實現(xiàn)“1+1+1=1”?
中國空間站在設計之初就運用了系統(tǒng)科學的思想:系統(tǒng)各部分分別獨立,組成系統(tǒng)時又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有機地形成一個整體。
從各艙段到組合體,其構型都是系統(tǒng)功能驅動的結果。為讓每個艙段構型設計能夠滿足發(fā)射和獨立在軌飛行的要求,航天五院考慮組合體作為完整系統(tǒng),形成有利于在軌長期工作的構型。三艙形成“T”字構型后,以“1+1+1=1”的理念構建成為“組合體核心”。
其中,由天和核心艙進行統(tǒng)一的組合體管理,包括姿態(tài)軌道控制、載人環(huán)境、熱控、信息通信等。
五院專家表示,問天實驗艙與天和核心艙互為備份,可隨時接替天和核心艙對空間站組合體進行統(tǒng)一管理和控制,并具備與核心艙進行交會對接、轉位和停泊的能力。同時它還支持航天員在軌長期駐留及出艙活動,支持開展密封艙內(nèi)、艙外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
夢天實驗艙則具備載荷自動進出艙能力,支持空間科學實驗的能力也更強。三艙協(xié)同配合、有機統(tǒng)一,構成完整可靠的基本構型轉入運營階段。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