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不渝的愛情之旅——評昆劇《影梅庵憶語——董小宛》
光明日報記者 尚文超
《影梅庵憶語——董小宛》是由羅懷臻、沈杏蓮編劇,曹其敬、徐春蘭導演,北方昆曲劇院傾力打造的昆曲劇目。劇名取自明末清初學者、詩人冒襄撰寫的中篇小說《影梅庵憶語》。《影梅庵憶語》回憶了作者和董小宛在明末清初易代之際顛沛流離又纏綿悱惻的愛情生活,這些內容經過劇作家的改編,被展現(xiàn)在了昆劇《影梅庵憶語——董小宛》中,并配以現(xiàn)代的舞臺美術效果,呈現(xiàn)出古典美與現(xiàn)代美相生相諧的詩境品格。
劇中,董小宛,字青蓮,是家道中落淪落青樓的名妓。冒襄,字辟疆,是明末大才子。董小宛在青蓮居每天泡上一壺碧螺春,苦等戀人,等到第七百三十壺時,終于得償所愿。而冒辟疆則在托人還錢送信后等待董小宛的回信,收不到回信便打算不再赴約,也為后面的故事埋下了伏筆。誤會解除后,董小宛隨冒辟疆回家。因冒母出面阻攔,董小宛被安排在冒家別院影梅庵居住,未及成婚便遭遇戰(zhàn)亂。
舉家避禍出行時,一箱絕世善本的書使全家人陷入兩難境地——箱子占據了一個人的位置,救古籍還是救人,命運拋給冒家人兩難選擇。董小宛在危急時刻主動留下,書籍得保。避難歸來冒辟疆身染重病,氣若游絲時,靈魂出竅與董小宛各自表白卻無法讓對方聽見。董小宛想自殺殉情,冒辟疆情急之下竟活轉過來。讓人想到古典昆曲劇目《牡丹亭》中杜麗娘為愛而死、為愛而生的情節(jié)。杜麗娘為愛而死是對美好的渴望而不可得,董小宛為愛赴死表現(xiàn)出對愛情的矢志不渝。
故事的最后一幕,為照顧冒辟疆而心力交瘁、病體虛弱的董小宛等待著冒家為其籌備的正式婚禮,而出門尋藥被大雪阻了歸途的冒辟疆與董小宛在舞臺上演隔空對話互訴衷腸。觀眾感受到愛穿越了時間空間,那一刻他們相互擁有。最終,董小宛在生命最后完成了拜堂儀式,老年冒辟疆回憶當年,吟誦一闕《卜算子》:“夢醒紅顏逝,猶信在咫尺。白發(fā)蕭蕭憶青絲,追憶凝成字?!?/p>
許多古典戲曲劇目中,才子佳人以皇帝賜婚之類的大團圓作為結局,為的是教化人心。這部當代作品以悲劇結尾,配合劇中多處劇情,引發(fā)的是當代人的思考:愛是付出,是無怨無悔的追隨。
戲曲欣賞的一大看點是看“角兒”。本劇的主演邵天帥、王琛是北方昆曲劇院的年輕演員,屬于北昆“中生代”,多年經驗使他們的表演日趨完美,成功完成演繹。
在舞臺美術上,用現(xiàn)代設備打造出中國古典美的意境效果,如水墨畫般簡潔而富有內在力量,淡淡一抹便是遠處的山,便是天邊云,為敘事增加了感染力。從董冒二人陰陽兩隔對唱時的屏風剪影到風雪歸程與洞房紅燭的同臺時空交錯,以及一樹梅影的留白效果,無不體現(xiàn)著這場古典與現(xiàn)代相結合的舞臺藝術的獨特魅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